精研数控制造技艺 创新理论教学模式
日期:2025-04-12  作者:吴添色 来源:  浏览量:10

——汽车机电工程学院《数控加工工艺》G73指令公开示范课纪实

          为深化三教改革背景下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提升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能力,4月10午,汽车机电工程学院在一栋教学楼144教室成功举办《数控加工工艺》课程分院公开示范课。本次课程由教师吴添色主讲,围绕G73成形车削固定循环指令解析与编程应用展开理论教学,学校教学督导组、分院当日无课教师共16人参与观摩研讨。

        一、虚实结合,激活课堂活力

        课程创新采用视频结合+实物对照并行的教学模式。开课环节,教师通过回顾上节课G71指令的编程实例复习导入,借助G71与G73的区别抛出问题:对非单调递增或递减的零件图纸用什么指令编程通过提问的方式迅速聚焦学生注意力并积极思考问题。在解析G73指令格式时,通过加 工的葫芦零件实物展示,学生直观地感受到G73指令的应用和作用,提高学生对G73指令的学习兴趣。

        二、任务驱动,深挖指令内涵

        教师以实际加工零件为教学载体,将抽象指令分解为三个递进式任务。在任务实施阶段,特别设置猜谜语环节:两兄弟,感情好,到哪都是手拉手,竖看就像数字8(打一植物)。通过G73加工路径视频直观演示参数调整对加工路径的影响,使理论教学紧密对接实操需求。课程思政安全方面,通过结合实训室6S管理要求和实践操作的节约环保意识等,自然融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育。

       三、练习互动,营造和谐氛围

        1.师生频繁互动,及时接收学生反馈;

        2.抛出练习任务,学生小组讨论完成葫芦零件的编程;

        3.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答疑解惑、巩固知识。

        四、专家把脉,共促教学提升

        评课环节中,学校教学督导组罗正斌教授指出:本节课成功破解了编程类理论课听得懂、用不上的痛点,结合加工零件实物,有效提升学生兴趣,建议引入仿真加工展示再结合下节课的实践操作效果会更好分院优秀教师彭朝晖、廖梅花老师点评:吴老师工作态度认真、教姿教态自然大方,可以在学生练习环节给予知识水平相对薄弱的学生更多关注,使他们也体会到数控编程的乐趣,做到因材施教,启发引导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

        本次公开课作为汽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活动,既展现了青年教师扎实的专业功底,也通过真实课堂检验了新进教师在教育教学、课堂管理等方面的成效。后续分院将持续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为培育新时代智能制造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夯实教学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