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潇湘职业学院2021级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日期:2021-06-17 18:02:29  作者: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浏览量:2216

 

 

娄底潇湘职业学院

2021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拟制:周成林       校对:贺文华 周新丰

 

 

娄底潇湘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二O二

 

 

 

 

 

 

目  录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二、入学要求

三、修业年限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规格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二)专业课程

(三)专业拓展课程

(四)综合实践课程

(五)公共选修课程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二)教学设施

(三)教学资源

(四)教学方法

(五)学习评价

(六)质量管理

九、毕业要求

(一)学分要求

(二)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要求

十、附录

 

1

 


2020级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广告艺术设计

专业代码:550113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学制三年,修业年限3-5年。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

表1职业面向表

所属专业

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代码)

对应行业

主要职业类别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文化艺术大类(65)

艺术设计类(6501)

文化艺术业(R-88)

广告设计人员

(GBM2-57 2-10-07-08)

艺术总监

设计师

设计助理

企划美工

平面美工

印前制作员

Adobe平面设计师

UI界面设计师

平面设计操作员

广告设计员

计算机操作员

印前制作员

装潢设计员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具匠心、有匠能、成匠人”的工匠品质,掌握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各类平面广告的设计与制作,界面视觉设计与制作,商品包装的设计与制作,各类报刊、杂志封面设计与制作,宣传彩页、企业标志及商业POP等制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知识、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服务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关知识;

(3)熟悉色彩、素描以及相关设计软件基本知识;

(4)掌握设计创意的原理和方法

(5)掌握VI设计的内容、原则、创意方法、设计技巧、制作程序与方法

6)掌握版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

7)掌握包装设计与制作的工作流程、设计要领、制作要求;

8)掌握界面视觉设计的特点和设计规律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备本专业必需的软件应用能力;

(4)具备对广告设计作品的分析能力;

(5)能够独立规范的完成商业海报设计

(6)具备独立完成版式整体设计的能力,制作出有新意、有时代感的版式设计作品。

(7)具备用不同创意与表现方法完成包装设计的能力;

(8)具备独立完成图标、手机、网页等界面的设计和表现工作。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

2公共基础课程描述表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军训(含国防教育)

 

1.素质目标:提高思想素质具备军事素质;保持心理素质;培养身体素质。

2.知识目标:了解学院规章制度及专业学习要求;熟悉并掌握单个军人徒手队列动作的要领标准。

3.能力目标:具备一定的个人军事基础能力及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1.国防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2.军事训练

3.专业介绍,职业素养以及工匠精神培育,法制安全

4.学院文化教育

由军事教官进行军事训练,各专业带头人负责专业介绍。

军事理论

1.素质目标: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2.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军事理论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理解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深刻内涵。

3.能力目标:具备对军事理论基本知识进行正确认知理解领悟和宣传的能力。

 

1.中国国防

2.国家安全

3.军事思想

4.现代战争

5.信息化装备

1.综合运用讲授法,问题探究式,案例导入法等方法,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

2.采取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4:6权重比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使大学生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知识目标: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和交往环境;教育学生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揭示人的本质,探讨人生意义,增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正确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3.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课程学习之中,主动参与课程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较大提升,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人生道路上出现的思想道德或法律方面的问题,自觉加强知行合一修养,由他律走向自律,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1.人生的青春之问:阐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成就出彩人生

2.坚定理想信念:领悟理想与信念的内涵及其重要性,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理想

3.弘扬中国精神:理解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新时代爱国主义及时代要求;使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坚定价值观自信,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5.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了解道德及其变化、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遵守公民道德准则、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6.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及运行、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培养个人法律素养,依法行使权利义务,将法律认知与行为实践统一

1.以学生为本,注重知行合一、教学相长。

2.选取思想道德与法治建设领域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讨论、观摩,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湖南省思政课研究性学习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与思想境界。

4.采取综合性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1.素质目标:本课程帮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理解与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承担起历史使命,并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知识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本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与创造性发展的理论成果;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以及各大理论成果产生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

3.能力目标:通过理论教学,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全面客观的认识和分析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分析当今中国的实际时代特征和当前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促使大学生把科学理论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把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5.邓小平理论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7.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9.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10.“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2.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13.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4.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1.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2.通过理论讲授,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3.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引导学生读原文、学经典、悟原理。

4.通过案例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的国情和当今形势。5.采取综合性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

形势与政策

1.素质目标:能够自觉拓展学习视野,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自己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努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知识目标:了解时事热点问题的背景、原因、本质。掌握分析时事热点问题的方法。

3.能力目标:掌握全面思考、理性分析时事热点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应对时政热点的理性思维,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潮和言论的影响,能够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1.时事热点

2.热点分析

应用多媒体、投影仪、相关电影或纪录片、杂志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了解社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业基础

2.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包括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大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风险。

3.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包括掌握创业机会评价的技巧与策略,创业风险的防范措施,提高自身创办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素质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创业观;正确理解创业人生的关系,具备创业意识和领导才能,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1.创业与人生

2.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3.创业机会识别与控制

4.创业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5.商业模式及其设计与创新

6.创业资源与其管理

7.创业计划

8.新企业的创办与管理

1.以学生为本,提倡个性化学习,采用案例研讨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课程教学以案例教学与体验教学为主,突出以学生为主的成果导向。

2.利用多媒体以及各种在线资源,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善教学效果与质量。模拟演练教学法作为该门课程的特色教学方式

3.采取形成性考核40%+终结性考核60%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

就业指导

1.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主动培养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自愿为个人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付出积极的努力。

2.知识目标:了解职业特点,认识自己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学习求职择业准备,了解笔试面试,培养职业素质,提升就业能力

3.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掌握就业的基本能力,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能力,学会进行心理调试,掌握如何保护就业权益等;也必须拥有运用简历制作的知识与技巧,完成求职简历制作的能力。

 

1.就业政策

2.生涯规划

3.职业素质

4.求职择业

5.笔试面试

6.心理调试

7.就业权益

8.自主创业

9.角色转换

1.本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成果为导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方法进行。

2.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除了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资源之外,还可调动社会资源,采取与外聘专家、优秀毕业生、职场人物专题讲座和座谈相结合的方法。

3.采取形成性考核40%+终结性考核60%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1.素质目标:养成主动主动学习的习惯;养成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

2.知识目标: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特性;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了解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3.能力目标:掌握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等。

 

1.职业的内涵

2.职业生涯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3.个体性格及其调试

引导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的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高职英语

1.素质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文化自信,养成积极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2.知识目标: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词汇、语法规则、表达结构与方式;掌握应用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基本方法。

3.能力目标: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能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1.3000左右基本词汇和300左右相关专业词汇的学习

2.基本语法规则的学习、巩固与应用

3.主题内容下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综合训练

1.高职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课。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其工具性和文化性的融合。

2.教学中可以应用“产出导向法”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3.入学水平较高的学生应达到A级要求,入学水平较低的学生至少应达到B级要求;成绩综合评定覆盖学习全过程,做到“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大学语文

1.素质目标:运用发散思维,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2.知识目标:了解文学鉴赏的基本原理,掌握阅读、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文学基本知识,了解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四种主要文体特点及发展简况。

3.能力目标:具备运用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文章写作的能力,具备能够流畅的用语言进行的日常的交流和工作的能力。

 

1.赏析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

2.朗诵,演讲,思辨等口语训练

3.计划,总结各种应用文的写作训练

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知行合一,注重教学的互动。

2.实行专题化,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范文讲解与专题讲座相互结合。

3.积极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或习作交流会。

4.采取形成性考核+终极性考核,按4:6权重比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

计算机应用基础

1.素质目标:提高计算机专业素质及网络安全素质具备信息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

2.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处理日常事务。

3.能力目标:具备解决计算机基本问题和运用办公软件的实践操作能力。

 

1.计算机基础识Windows7操作系统

2.Office2010等办公软件的应用

3.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及网络信息安全

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展示”实操训练等方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理论及实践教学。

体育与健康

1.素质目标: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2.知识目标: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了解常见运动创伤的紧急处理方法;能够提高一、二项运动项目的技战术水平。

3.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重大体育赛事;并对国家以及国际间的重大体育赛事有所了解,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1.体育健康理论

2.校拳

3.三大球类运动

4.武术

5.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体育意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从学会到会学;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创造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素质目标: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积极自救或寻求帮助。

2.知识目标: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

3.能力目标:掌握一定技能,如沟通技能、学习技能、情绪调控技能等。

 

1.大学生生涯发展

2.大学生自我意识

3.大学生情绪管理

4.大学生压力与挫折

5.大学生人际交往

6.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

7.大学生常见精神障碍的求助与防治

8.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1.以学生为本,注重课堂互动。

2.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在理论课程中可增添一些小活动,通过参与互动有所收获。

4.采取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

劳动教育

1.素质目标:继承优良传统,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树立坚定的劳动价值观,养成实干担当的人生信条。

2.知识目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生产劳动的教育和实践。

3.能力目标:正确树立劳动观念,具备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一定劳动技能;劳动知识,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1.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

2.日常生活劳动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结合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

3.学会使用劳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感受劳动创造价值

4.树立服务意识,实践服务技能

1.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自我管理生活,提高劳动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

2.定期开展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运用专业技能为社会、他人提供相关公益服务。

3.依托实习实训,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

 

(二)专业课程

3专业课程描述表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设计素描

  1.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构图意识、创造表现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完整和独立的创造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2.知识目标:掌握素描基础知识,了解其在广告艺术设计的实际应用。

3.能力目标:使学生达到本专业应用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并为后续各专业化方向课程的学习作前期准备,同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素描基础知识

2.素描绘画训练

3.结构素描

4.抽象素描

 

1.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2.根据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示范和实验教学等方式,做到即学即练、学练结合。

3.运用启发式教学结合演示和实践操作式教学方法。

Photoshop图像处理

1.素质目标:养成主动探索知识获取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 ;具备探索新知识,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知识目标:使学生了Photoshop的用途;熟练掌握Photoshopr的操作;使学生熟练的掌Photoshop的应用。

3.能力目标:掌握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进行各种图像的处理及操作;能把Photoshop做为平时进行艺术设计的工具,随时应用于各种需要软件的设计平台之上;将Photoshop软件可以用于宣传册、海报、书籍装桢等的设计之中。

1.Photoshop基础知识

2.Photoshop工具及菜单详解

3.文本操作知识

4.图层的操作

5.通道和蒙版

6.滤镜

1.釆用案例、练习、讨论、及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突出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orelDraw图形设计

1.素质目标:养成主动探索知识获取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具备探索新知识,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知识目标:使学生对该软件有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掌握CorelDraw软件的基础操作及各工具、各菜单命令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技巧,最终能够达到熟练运用该软件,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3.能力目标:熟练的掌CorelDRAW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并能熟练应用CorelDRAW绘制矢量图,进行VI设计与制作、标志设计、包装、广告、产品造形设计制作并能灵活的运用在各个领域。

 

1.CorelDRAW的概述

2.设计工具

3.文字处理

4.特效处理

5.位图编辑

6辅助绘图功能

7.综合实例讲解与作品设计

1.根据课程操作性和设计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示范和实验教学等方式,做到即学即练、学练结合。

2.运用讨论式、启发式、结合演示和实验操作的现场实践式教学方法。

Illustrator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能力目标:掌握矢量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进行各种矢量图形的绘制及操作。能把Illustrator做为平时进行艺术设计的工具,随时应用于各种需要软件的设计平台之上将Illustrator软件可以用于标志、图形、VI等的设计之中。

3.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软件的用途熟练掌握Illustrator的操作使学生熟练的掌握软件的应用。

 

1.Illustrator基础知识

2.路径图形制作

3.图层控制

4.文字处理

5.图表与滤镜

6.文件输入、输出与打印

1.根据课程操作性和工程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示范和实验教学等方式,做到即学即练、学练结合。

2.运用讨论式、启发式、结合演示和实验操作的现场实践式教学方法。

3ds Max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使用3ds max制作效果图的方法与技巧,学会室内外模型的建立,材质的设置,灯光的创作及效果图的渲染出图,结合当前流行的渲染软件VRAY渲染器进行后期渲染制作,最终创作出理想的方案效果。

3.能力目标:掌握三维模型、场景制作的技术技能,艺术原则及实际操作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专业三维项目的模型制作、场景制作、影视后期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

 

1.基础建模

2.高级建模

3.灯光摄影机技术

4.材质与贴图技术

5.环境和效果

6.渲染技术

7.粒子系统与空间扭曲

8.商业案例制作实例

 

 

1.釆用案例、练习、讨论、及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突出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商业广告设计

  1. 素质目标:良好的审美习惯,以及市场洞察力,以商品诉求为根本,探索新的创意图形,强调对商品品牌、商品属性、商品功能的表现良好的遵守相关广告法律、行业标准等职业素养。

2.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招贴构思、创意表现的方法,构图规律以及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

3.能力目标: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招贴设计,引导学生创造性体现文化气息,掌握现代潮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审美,使学生达到具有独立的设计表现与制作实践的技能。

 

1.商业广告的的概念与功能价值

2.商业广告构成要素

3.商业广告的功能价值

4.市场调查

5.商业广告的艺术表现手法

6.商业广告创意流程

1.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 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掌握商业广告设计技法

图形创意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助精神和沟通能力;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把注意力集中于造型能力的训练特别在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形象思维的敏感性。

2.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图形的概念;掌握图形设计的文化与特征;使学生熟练的掌握图形的创意思路;掌握图形创意的基本表现手法。

3.能力目标:熟练的掌握图形创意的基本表现手法,并能用图形语言准确的传达自己的思想;能正确的理解图形创意的重要性,并有很强的图形的表现力,能探索不同的图形表现方式;正确的理解图形在各个领域里的意义,并能灵活的运用在各个领域。

 

1.图形的概念、图形设计的文化与特征

2.图形设计的创意、图形联想与象征

3.置换的概念与表现形式

4.正负形的概念与表现方式

5.同构的概念与表现形式

6.影构的概念与表现形式

 

1.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开拓思维创意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 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POP广告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知识目标:本课程是一门实操性、理论性均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联合实际,利用优秀作品实例分析、设计制作示范等手段,培养学生的理解与创造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

3.能力目标:对POP设计的概念有所了解,提升审美意识和设计意识,通过课题作业的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掌握POP字体的书写规律和设计方法,掌握POP海报制作的创作方法,能够独立设计和制作POP。 

 

1.多种字体的书写方法

2.汉字练习表

3.数字和英文字母

4.创意标题字

5.插图设计

 

1.根据课程操作性和手绘POP的特点,在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示范和实验教学等方式,做到即学即练、学练结合。

2.运用讨论式、启发式、结合演示和实验操作的现场实践式教学方法。

VI设计

  1. 素质目标: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具有责任感;具有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视觉识别设计的概念;掌握视觉识别设计的理念系统;使学生熟练的掌握视觉识别设计构成要素;掌握视觉识别设计的设计制作方法。

3.能力目标:熟练的掌握视觉识别设计的基本表现手法,并能用设计语言准确的传达自己的思想;能正确的理解视觉识别设计的重要性,并有很强的设计的表现力,表现方式;正确的理解视觉识别设计在各个领域里的意义,并能灵活的运用在各个领域。

 

1.企业视觉识别结构模式的基本类型

2.VI基本要素设计的要求

3.企业标志的创意思路

4.VI设计中基本要素的几种组合方式

5.设计手册结构体系与编制形式、设计手册具体内容

 

1.根据课程操作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示范和实验教学等方式,做到即学即练、学练结合。

2.运用讨论式、启发式、结合演示和实验操作的现场实践式教学方法。

版式设计

1.素质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勤奋学习的良好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2.知识目标:使学生充分理解版式设计的概念。熟练掌握版式设计的文字编排方式、空间分割方法。熟练掌握视觉流程的规律。熟练掌握形式美法则。熟练掌握版式设计的表现形式与风格。

3.能力目标:熟练的运用编排形式作为设计语言,以多角度、多思维的表现方法,联系视觉流程、形式感法则来探索风格多变的版面形式。熟练的掌握宣传册的基本思路和制作的基本流程,并能用所学知识独立的完成整个的宣传册设计过程。

 

1.编排设计的概念

2.编排设计的意义、标准

3.文字、图形、色彩、空间分割

4.视觉流程的建立、形式美类别 

5.编排设计的表现形式与风格

1.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 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掌握商业广告设计技法

UI视觉设计

1.素质目标: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具有责任感;具有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知识目标:熟练掌握视觉形象设计与制作、交互设计与实现等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用户体验设计能力和界面创意设计能力,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3.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视觉形象的设计的构图与色彩基础知识能图形创意设计与应用能力,熟练使用Photoshop、Illustrator软件会运用色彩、构图知识设计制作图形界面,熟悉软件界面设计流程会使用原型工具进行界面原型设计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用户体验的观察力和沟通能力。

 

1.UI视觉设计的基本概念

2.UI视觉设计市场需求分析

3.图标设计流程

4.扁平化图标设计

5.拟物化图标设计

1.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

包装设计

1.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及职业道德;热爱该专业领域工作,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具有不断开拓的创新意识;具有与客户进行交流及协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2.知识目标:了解包装设计的起源、发展、风格流派及民族风格;了解如何进行市场调查的方法与程序;掌握包装视觉设计的基本知识及要领掌握包装视觉设计的方法与程序,以及包装视觉设计与市场需求、消费心理、材料、生产工艺等学科的关系。

3.能力目标:熟练的掌握包装设计基础的基本表现手法,并能用设计语言准确的传达自己的思想;能正确的理解包装设计基础的重要性,并有很强的要素的表现力,能探索不同的包装表现方式;

 

1.世界包装的发展及民族风格

2.包装的功能与作用

3.包装设计定位的具体内容

4.包装的设计程序

5.包装设计的方法及构图、表现手法

1.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 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掌握商业广告设计技法

(三)专业拓展课程

4 专业拓展课程描述表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设计色彩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图形意识、创造表现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完整和独立的创造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2.知识目标:掌握素描色彩基础知识,了解其在广告艺术设计的实际应用。

3.能力目标:使学生达到本专业应用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并为后续各专业化方向课程的学习作前期准备,同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色彩基础知识

2.色彩绘画训练

3.具象色彩绘画之静物绘画

4.具象绘画之风景画

1.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2.根据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示范和实验教学等方式,做到即学即练、学练结合。

3.运用启发式教学结合演示和实践操作式教学方法。

图案设计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图形意识、创造表现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完整和独立的创造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2.知识目标:掌握素描色彩基础知识,了解其在广告艺术设计的实际应用。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吸收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在设计中灵活运用不同的图案构成形式培养学生在广告设计中灵活应用中外传统图案元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更高层次的造型能力、审美判断力。

1.基础图案

2.中国传统图案

3.中国民间图案

4.外国传统图案

1.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2.根据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示范和实验教学等方式,做到即学即练、学练结合。

3.运用启发式教学结合演示和实践操作式教学方法。

构成基础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助精神和沟通能力;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把注意力集中于造型能力的训练特别在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形象思维的敏感性。

2.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平面、色彩构成的概念,构成的基本原则、方法。能够利用点、线、面带来的视觉效果,构成点线面的最佳画面。以及通过基本原理的学习,掌握平面、色彩构成的组织方法。

3.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构成形式美带来的视觉与心理效应,得到最佳效果的表现手段。掌握视觉系统的构成美学观念以及在设计中的意义及应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更高层次的造型能力、审美判断力。

 

1.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2.基本形的构成及形式法则

3.色彩的基本知识

4.色彩混合与对比及零件的强度计算

5.色彩的调和

6.色彩构成的原则

1.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2.根据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示范和实验教学等方式,做到即学即练、学练结合。

3.运用启发式教学结合演示和实践操作式教学方法。

多媒体技术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培养“创作性、逻辑性”思维;培养“全局观”的思维和对作品的责任感。

2.知识目标:了解图形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掌握图形图像处理的常规概念;掌握二维动画中的常见方法;掌握基本的多媒体作品开发的技术和方法;

3.能力目标:理解多媒体技术存在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及从应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多媒体作品开发的基本流程,掌握其典型技术。

 

1.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2.图形图像处理基础知识

3.二维动画基础知识

4.多媒体作品的开发

1.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 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掌握多媒体作品开发的方法。

3.对各学习环节实施过程考评。

AutoCAD绘图

1.素质目标: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设计图的绘制为载体,学生在自主或合作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获得对AutoCAD设计工作的直接感受,培养其分析解 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AutoCAD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和绘图技巧,熟悉设计工作流程,能根据行业具体需要正确熟练地完成基本的二维平面图的绘制工作。

3.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AutoCAD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和绘图技巧,熟悉设计工作流程,能根据行业具体需要正确熟练地完成基本的二维平面图的绘制工作。

 

1.认识AutoCAD

2.设置绘图环境

3.创建和编辑二维

图形对象

4.对象特性与图层

5.利用绘图辅助工具精确绘图

6.文字与表格

7.尺寸标注

8.块的使用

9.文字与表格

10.图纸布局与打印输出

1.釆用案例、练习、讨论、及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突出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视频编辑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和具备再学习的工作能力;通过专业实战训练,鼓励学生走向市场,把视频剪辑制作与创意理论与市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2.知识目标:了解整个视频剪辑制作流程,并掌握视频剪辑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力,掌握对产品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字媒体语言的艺术分析力。掌握Vegas、After Effects的视频调整、特效、动画、输入输出等几大功能,运用软件熟练地进行视频剪辑制作。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工作流程及视频剪辑的操作能力;掌握数字特效的内部构成、外部结构语言的掌握并提高审美能力;软件、硬件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对内容及形式的策划整合能力

 

1. Vegas Pro初识

2. Vegas Pro 常用设置与输出

3. After Effects的视频调整、特效、动画、输入输出

1.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

摄影

知识目标:掌握摄影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具有进行摄影的能力;掌握摄影像机的使用;掌握后期摄影照片的处理。

3.素质目标: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客户服务意识;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具备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整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

1.摄像的基础知识

2.摄像机的使用

3.拍摄的技巧

1.根据课程操作性和工程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示范和实验教学等方式,做到即学即练、学练结合。

2.利用模块教学法和实验操作的现场实践式教学方法。

网页设计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网页设计软件的用途;熟练掌握网页设计软件的操作;使学生熟练的掌握网页设计软件的应用

3.能力目标:掌握网页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进行各种网页的设计和制作;能把网页设计软件做为平时进行艺术设计的工具,随时应用于各种需要软件的设计平台之上;将网页设计软件可以用于网站、Flash动画等的设计之中。

 

1.网站的建立和工作环境的设置

2.超链接

3.图像和文字;样式

4.文字使用操作;动画设计

5.层和表格

6.布局排版、框架

7.表单和时间轴

1.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 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掌握商业广告设计技法

(四)综合实践课程

5 综合实践课程描述表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暑期社会实践

了解社会,熟悉社会、适应社会。

参与社会劳动或进行社会调研,撰写调研报告。

教师布置任务或学生自主选择社会实践项目。

专业认知实习

1.素质目标:具有勇于创新、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具备职业敏感性。

2.知识目标: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关知识;能够知晓专业的学习目标和方向,以后所从事的工作。

3.能力目标:掌握广告行业设计业务流程

 

1.参观

2.讲座

3.企业文化

 

 

现场实践式教学方法。

跟岗实训

1.素质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勤奋学习的良好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2.知识目标:了解企业的组织管理、企业文化、规章制度,掌握广告设计项目制作方法熟悉广告行业各业务流程

3.能力目标:了解社会及用人单位对设计的需求,调整学生自身理论和操作技术的强化方向,为毕业后应聘上岗做好技术准备。

 

1.企业文化

2.安全教育

3.职业素养

4.工作岗位实践

1.教学做一体,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

2.做到即学即练、学练结合。

 

顶岗实习

1.素质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勤奋学习的良好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2.知识目标:了解企业的组织管理、企业文化、规章制度,掌握设计基本知识与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熟悉广告行业各业务流程

3.能力目标:了解社会及用人单位对设计的需求,调整学生自身理论和操作技术的强化方向,为毕业后应聘上岗做好技术准备。

 

1.企业文化

2.安全教育

3.职业素养

4.工作岗位实践

1.教学做一体,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

2.做到即学即练、学练结合。

平面广告实训

1.素质目标: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具备独立工作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严谨认真、求真务实、持续学习不断创新的能力。

2.知识目标:学生熟练的掌握商业广告与公益广告基本要素的设计技能;掌握设计中的各表现手法的设计技能。

3.能力目标:熟练的掌握商业广告与公益广告的基本表现手法,并能用设计语言准确的传达自己的思想;能正确的理解商业广告与公益广告的重要性,并有很强的要素的表现力,能探索不同的设计表现方式;正确的理解商业广告与公益广告的意义,并能灵活的运用在各个领域。

1.广告图形要素

2.广告文字要素

3.广告色彩要素

4.广告编排设计

6.平面广告设计项目实训

 

1.教学做一体,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

2.做到即学即练、学练结合。

图形创意实训

1.素质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勤奋学习的良好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2.知识目标:掌握图形设计的文化与特征;使学生熟练的掌握图形的创意思路;掌握图形创意的基本表现手法。

3.能力目标:熟练的掌握图形创意的基本表现手法,并能用图形语言准确的传达自己的思想;能正确的理解图形创意的重要性,并有很强的图形的表现力,能探索不同的图形表现方式;正确的理解图形在各个领域里的意义,并能灵活的运用在各个领域。

1.创意与创意思维

2.创意思维的产生

3.图形创意的艺术手法

4.图形创意的表现方法

5.图形创意与艺术设计

6.图形创意设计项目实训

 

1.教学做一体,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

2.做到即学即练、学练结合。

企业形象实训

1.素质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勤奋学习的良好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2.知识目标:了解视觉识别设计的概念;掌握视觉识别设计的理念系统;使学生熟练的掌握视觉识别设计构成要素;掌握视觉识别设计的设计制作方法。

3.能力目标:熟练的掌握视觉识别设计的基本表现手法,并能用设计语言准确的传达自己的思想;能正确的理解视觉识别设计的重要性,并有很强的设计的表现力,表现方式;正确的理解视觉识别设计在各个领域里的意义,并能灵活的运用在各个领域。

1.企业标志

2.企业标准字、指定印刷字体

3.企业标准色

4.辅助图形

5.企业视觉识别基本要素的组合方式

6.企业形象设计项目实训

 

1.教学做一体,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

2.做到即学即练、学练结合。

毕业设计

1.素质目标:具有较好的行为规范能力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客户服务意识;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具备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整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

2.知识目标:通过毕业设计要求体现学生良好的综合性专业水平和独立完成设计制作的实际工作能力,而且毕业设计应尽可能的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联系,提高设计水平,为市场商品设计提供直接的服务。

3.能力目标:具有较好的行为规范能力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客户服务意识;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具备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整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

1.毕业设计选题

2.拟定设计方案

3.撰写毕业设计

4.毕业设计答辩

1.教学做一体,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

2.做到即学即练、学练结合。

(五)公共选修课程

6 公共选修课程描述表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工匠精神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2.知识目标:掌握工匠精神的内含,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协作共进、追求卓越。

3.能力目标:具有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精神。

 

1.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2.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

3.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

4.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培育和弘扬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类

1.素质目标:运用发散思维,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

2.知识目标:了解文学鉴赏的基本原理,掌握阅读、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文学基本知识,了解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四种主要文体特点及发。

3.能力目标:熟练运用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文章的写作,能够流畅的用语言进行的日常的交流和工作。

 

1.素养语文

2.中国新诗鉴赏

3.文化遗产与旅游

4.国学基础

5.古籍鉴赏

6.中国文化概论

7.中国山水文化

8.唐诗宋词鉴赏

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知行合一,注重的互动。

2.实行专题化,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范文讲解与专题讲座相互结合。

3.积极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或习作交流会。

采取形成性考核40%+终结性考核60%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

人文素养类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开拓进取的精神、沉着冷静的应变能力、良好的团队意识和爱岗敬业的职业品质。

2.知识目标:了解掌握相关名家名篇了解中外名人相关创作经历。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结合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需要,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普通话

2.现代汉语研究

3.美学概论

4.人文科学概论

5.摄影艺术

6.书法欣赏

7.中外舞蹈名著欣赏

8.中国经典电影欣赏

1.实行模块化学习,组织学生课后的延伸学习,着重结合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形成针对性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学生具有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能力。

2.采取形成性考核40%+终结性考核60%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

科学素养类

1.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能力。

2.知识目标:了解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知识。

3.能力目标:理解和掌握科学方法,形成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

 

1.素质与素养

2.科学素养培育

3.问题层次分析

4.研究性学习

1.以学生为主体,是学生具有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能力。

2.课程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新的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

3.采取形成性考核40%+终结性考核60%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

教师教育类

1.素质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

2.知识目标:了解教育学的相关理论,明确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过程。

3.能力目标:掌握一定技能,如教师语言技巧,音乐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1.中外教育名著导读

2.教育心理学

3.中外教育理论比较

4.教育学基础

5.外国教育史教程

1.以学生为本,注重课堂互动;

2.学生具有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在理论课程中可增添一些小活动,通过参与互动有所收获;

4.采取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

创新创业类

1.素质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创业观。正确理解创业人生的关系,具备创业意识和领导才能,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2.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包括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大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风险。

3.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包括掌握创业机会评价的技巧与策略,创业风险的防范措施,提高自身创办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大学生创业基础

2.大学生就业指导

3.大学生计划文书编撰技巧

4.大学生创业心理学

5大学生创业案例研究

1.以学生为本,提倡个性化学习,采用案例研讨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课程教学以案例教学与体验教学为主,突出以学生为主的成果导向。利用多媒体以及各种在线资源,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善教学效果与质量。模拟演练教学法作为该门课程的特色教学方式。

2.考核形式采用创业基础理论考试成绩占60%、学习态度占10%、创业项目完成占30%。

体育类

1.素质目标: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2.知识目标: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了解常见运动创伤的紧急处理方法;能够提高一、二项运动项目的技战术水平。

3.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重大体育赛事;并对国家以及国际间的重大体育赛事有所了解,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1.散打

2.双节棍

3.太极拳

4.健美操

5.跆拳道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体育意识。

2.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从学会到会学。

3.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创造意识。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教学进程是对本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实施进程的总体安排,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具体体现;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如下:

7 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周

学分

学时

教学学时

学期课时分配

考核形式

备注

理论

实践

20

20

20

20

20

20

 

07199801

军训(含国防教育)

1-3

4

112

12

100

三周

 

 

 

 

 

考查

 

07199802

军事理论

1-18

2

36

36

0

 

2

 

 

 

 

考查

 

081991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

4-18

1.5

30

30

0

2

 

 

 

 

 

考查

 

081991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二)

1-16

1.5

32

32

0

 

2

 

 

 

 

考查

 

081991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一)

1-16

2

32

32

0

 

 

2

 

 

 

考查

 

081991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二)

1-16

2

32

32

0

 

 

 

2

 

 

考查

 

08199105

形势与政策

 

1

16

16

0

 

 

 

讲座

11199203

创业基础

1-18

2

36

36

0

 

2

 

 

 

 

考查

 

11199204

就业指导

1-16

2

32

16

16

 

 

 

 

2

 

考查

 

11199205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0.5

8

8

0

 

 

 

讲座

08199301

高职英语(一)

4-18

2

30

30

0

2

 

 

 

 

 

考试

 

08199302

高职英语(二)

1-18

2

36

36

0

 

2

 

 

 

 

考试

 

08199401

大学语文

1-18

2

36

36

0

 

2

 

 

 

 

考查

 

01199601

计算机应用基础(一)

4-18

2

30

15

15

2

 

 

 

 

 

考试

 

01199602

计算机应用基础(

1-18

2

36

18

18

 

2

 

 

 

 

考试

 

05199701

体育与健康(一)

4-18

2

30

4

26

2

 

 

 

 

 

考查

 

05199702

体育与健康(二)

1-18

2

36

4

32

 

2

 

 

 

 

考查

 

05199703

体育与健康(三)

1-18

2

36

4

32

 

 

2

 

 

 

考查

 

05199704

体育与健康(四)

1-18

2

36

4

32

 

 

 

2

 

 

考查

 

051999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19

2

32

26

6

2

 

 

 

 

 

考查

 

12199101

劳动教育

 

1

16

8

8

 

 

考查

劳动实践

小计

 

39.5

720

435

285

10

14

4

4

2

 

 

 

专业

︵技能︶

必修

 

专业基础课

01130601

设计素描

4-18

3.5

60

30

30

4

 

 

 

 

 

考查

 

01130602

Photoshop图像处理

4-18

3.5

60

30

30

4

 

 

 

 

 

考试

 

01130603

CorelDRAW图形设计

1-18

4

72

36

36

 

4

 

 

 

 

考试

 

01130604

Illustrator

1-15

3.5

60

30

30

 

 

4

 

 

 

考试

 

01130605

3ds Max

1-15

3.5

60

30

30

 

 

4

 

 

 

考试

 

专业核心课

01130606

商业广告设计

1-18

4

72

36

36

 

4

 

 

 

 

考试

 

01130607

图形创意

1-15

3.5

60

30

30

 

 

4

 

 

 

考查

 

01130608

POP广告

1-15

3.5

60

30

30

 

 

4

 

 

 

 

01130609

VI设计

1-15

3.5

60

30

30

 

 

 

4

 

 

考试

 

01130610

版式设计

1-15

3.5

60

30

30

 

 

 

4

 

 

考试

 

01130611

UI视觉设计

1-15

3.5

60

30

30

 

 

 

4

 

 

考试

 

01130612

包装设计

1-15

3.5

60

30

30

 

 

 

4

 

 

考试

 

小计

 

43

744

372

372

8

8

16

16

 

 

 

 

01230601

设计色彩

4-18

3.5

60

30

30

4

 

 

 

 

 

考查

二选一

01230602

图案设计

4-18

3.5

60

30

30

4

 

 

 

 

 

考查

01230603

构成基础

1-18

4

72

36

36

 

4

 

 

 

 

考查

二选一

01230604

多媒体技术

1-18

4

72

36

36

 

4

 

 

 

 

考查

01230605

AutoCAD

1-15

3.5

60

30

30

 

 

4

 

 

 

考查

二选一

01230606

视频编辑

1-15

3.5

60

30

30

 

 

4

 

 

 

考查

01230607

摄影

1-15

3.5

60

30

30

 

 

 

4

 

 

考查

二选一

01230608

网页设计

1-15

3.5

60

30

30

 

 

 

4

 

 

考查

小计(共选修4门课程)

 

14.5

252

126

126

4

4

4

4

 

 

 

 

04132021

暑期社会实践

1周

1

20

0

20

 

暑期一

 

 

 

 

考查

调研报告

04132022

专业认知实习

1周

1

20

0

20

1W

 

 

 

 

 

考查

第19

02130713

跟岗实训(一)

4

4

80

0

80

 

 

4W

 

 

 

考查

第16~19周

02130714

跟岗实训(二)

4

4

80

0

80

 

 

 

4W

 

 

考查

第16~19周

04132024

顶岗实习

24

24

480

0

480

 

 

 

 

4W

20W

考查

 

02130715

平面广告实训

1-3

8

160

0

60

 

 

 

 

20×3w

 

考查

 

02130716

图形创意实训

4-6

0

60

 

 

 

 

20×3w

 

考查

 

02130717

企业形象实训

7-8

0

40

 

 

 

 

20×2w

 

考查

 

04132026

毕业设计

8

8

144

0

144

 

 

 

 

8W

 

答辩

 

小计

 

50

984

0

984

 

 

 

 

20

 

 

 

工匠精神

 

2

32

32

 

 

 

 

 

 

 

考查

 

中华传统文化类

 

2

32

32

 

 

 

 

 

 

 

考查

 

人文素养类

 

2

32

32

 

 

 

 

 

 

 

考查

 

科学素养类

 

2

32

32

 

 

 

 

 

 

 

考查

 

应用技术类

 

2

32

32

 

 

 

 

 

 

 

考查

 

教师教育类

 

2

32

32

 

 

 

 

 

 

 

考查

 

经济管理类

 

2

32

32

 

 

 

 

 

 

 

考查

 

创新创业类

 

2

32

32

 

 

 

 

 

 

 

考查

 

体育类

 

2

32

32

 

 

 

 

 

 

 

考查

 

其它类

 

2

32

32

 

 

 

 

 

 

 

考查

 

小计(至少修读6学分)

 

6

96

96

 

 

 

 

 

 

 

 

 

合计

 

153

2796

1029

1767

22

26

24

24

22

 

 

 



















注:1.第一学期1-3周军训,19-20周复习考核周;

2.第二学期第19周专业认知,第20周考核周;

3.第三、四学期16-19周课程专周或跟岗实训,第20周考核周;

4.第五学期1-8周综合实训,9-16周毕业设计,17-20周顶岗实习;

5.第六个学期1-20周顶岗实习。

8教学基本情况统计表

项目

学分

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理论实践比例

小计

理论

实践

公共基础课

39.5

720

435

285

25.75%

理论:36.80%

实践:63.20%

专业(技能)课

43

744

372

372

26.61%

专业拓展课(选修课)

14.5

252

126

126

9.01%

公共选修课

6

96

96

0

3.43%

综合实践课

50

984

0

984

35.19%

总计

153

2796

1029

1767

 








表9实践教学进程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设学期

考核形式

备注

综合

实践课

暑期社会实践

1

20

暑期

考查

调研报告

专业认知实习

1

20

2

院企联合考核

认知跟岗实习可分期,各学院明确具体内容

跟岗实习

8

160

3、4

顶岗实习

24

480

5、6

毕业设计

8

144

5

考查

按照毕业设计标准实施

专业技能训练(分项目)

共8

共160

5

考查

按技能抽查题库训练

合计

50

984

 

 

 

注:1.按周安排的专业实践教学,每周折算为20学时;毕业设计折算为18节每周;

2.课外时间安排的实训,应注明实际学时数。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一般不低于6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表10 师资队伍情况表

师资队伍结构

比例

 

 

职称结构

教授

10%

副教授

20%

讲师

40%

助教

30%

学历结构

博士

0

硕士

50%

本科

50%

年龄结构

25岁以下

40%

26-45

50%

46-60

10%

双师型教师

--------------

>60%

生师比

--------------

<25:1




2.专任教师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视觉传达设计或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视觉设计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5年累计有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广告设计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广告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带领团队科学调研,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扎实的课程建设能力,熟练掌握本专业课程的特点和课程任务,能够胜任2-3门核心课程,能组织专业教学团队,能带领团队完成课程开发,课程标准制定等工作。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

主要从广告设计企业中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视觉设计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或在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奖励,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为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运行,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基地配置要求

表11 校内实训室配置表:

配置要求

主要实践教学项目

人数/

工位

合作

单位

校内实

训中心

1

广告设计实训室、平面设计实训室、电子商务设计实训室、CAD实训室

实训室生用计算机(每个实训室50台)

产品品牌:商用电脑

主板芯片组:Intel Q370

处理器:CPU系列 英特尔 酷睿i7

8代系列

CPU型号:Intel 酷睿i7 8700

CPU频率:3.2GHz

最高睿频:4.6GHz

内存容量:8GB

内存类型:DDR4 2400MHz

内存插槽:4个DiMM插槽

最大内存容量:64GB

硬盘容量:1TB

硬盘描述:7200转

显卡/声卡,显卡类型,独立显卡

显卡芯片:NVIDIA GeForce GT 730

显存容量:2GB

显示器尺寸:19.5英寸

有线网卡:集成网卡

数据接口:8×USB3.1 Gen1

机箱类型立式机箱颜色黑色

键鼠特性有线鼠标,有线键盘其它特点

扬声器,热插拔硬盘仓,可拆卸防尘罩,机箱报警开关,光触媒风扇

PHOTOSHOP图像处理;

商业广告设计;

CORELDRAW图形设计;

室内效果图设计;

AI ;

CAD绘图;

VI设计;

版式设计;

网页设计;

UI视觉设计;

包装设计

200

 

2

专业画室

专业画室5个,每个专业画室配置要求

石膏像 (维纳斯、奴隶、海盗,大卫,几何体,五官的石膏像、伟人像类的如毛主席,周恩来,鲁迅等)十个

景物橱3个  陶瓷景物(30个左右)仿真水果30个左右

衬布 画架40个 画板40块装饰用绘画作品(名人书画) 素描纸

毛笔 墨汁 宣纸 4尺每刀 静物台 4射灯、折叠凳 40

设计素描;

设计色彩;

构成基础;

POP广告;

图形创意

200

 

3

广告设计工作室

台式电脑(8)

4K投影仪(1)

彩色喷墨打印机(1)

激光彩色打印机(1)

单反相机套装(2)

绘图板(8)

拷贝台(2)

稳定器(1)

相机镜头(2)

项目实训

20

 

3.校外实训基地配置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开展设计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校外实训基地配置情况如下表:

表12 校外实训基地配置表

配置要求

主要实践教学项目

人数/

工位

合作

单位

校外实

习基地

1

大汉设计

有限公司

设计前期制作印制、发布

广告业务洽谈

平面广告设计

广告印制

30

大汉设计

有限公司

2

大汉无忧科技有限公司

设计前期制作印制、发布

网站美工

品牌推广

25

大汉无忧科技有限公司

3

深圳旭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设计前期制作印制、发布

界面设计

图像摄影

图像处理

 

30

深圳旭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4

娄底市超能广告图文

设计前期制作印制、发布

广告业务洽谈

广告设计

广告印制

20

娄底市超能广告图文

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广告业务洽谈广告设计广告工艺流程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广告设计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5.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信息化条件。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教材选用、图书文献配备、数字资源配备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为配合课程讲授,优先选用与专业实际条件相对应的项目化教材、活页式教材。并且配套相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满足现场教学需要的同时为教师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资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主要包括:广告艺术设计行业政策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印刷技术规范等印刷设计工艺技术图书和设计创意案例类图书5 种以上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学术期刊等。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如果能量化则更好)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来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多用于操作性知识的教学。教师明确提出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此方法和问题教学法相结合,更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性。先设定一定的问题导出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完成任务。 
    2.案例教学法 

通过制作典型的广告案例,不仅可以学习各个知识要点,还能在案例的制作过程中,得到一定的启发,创造出新的作品或引发新的设计思路,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巩固。因此,案例教学法在广告学专业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3.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通过真实的或创设模拟的项目情境,根据项目需求来拟定教学任务,并安排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它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重点难点。带着设计项目进课堂,能够增强学生对软件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学习评价

建立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和1+X证书接轨的,以职业综合能力(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考核为主线,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全程考核的校内考试体系,在知识技能能力考试方面,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与期末总结性、鉴定性考试并重的,由多种考核方式构成、时间与空间按需设定的多次考核综合评定成绩的课程考试体系;在学生素质考核方面,建立引导型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同时建立与考试体系并行的旨在强化考试过程质量控制的考试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考核根据课程的特点采用:考勤、课堂提问和讨论、作业、作品、实训操作、操作考核、考试等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完善以作品为载体,以态度和操作技能为评价核心,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的综合考评体系。

(六)质量管理

1.学校和二级院系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学校、二级院系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校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研组织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专业教师一学期须听课评课4次,专业负责人及教研室主任听课评课不少于8次:每学期应保证有20%教师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活动,新教师必须实行一对一指导两年:教师若发生教学事故,不得参与当年评优评先,年度考核不高于合格等次。

九、毕业要求

(一)学分要求

1.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学习内容,所有课程经考试或考查合格,修满153学分。

表13 毕业要求学分统计表

 

 

必修课:132.5

公共基础课:39.5

专业技能课:43

综合实践课:50

选修课:20.5

专业拓展课:14.5

公共选修课:6

毕业总学分:153

最低毕业总学分:153




2.顶岗实习报告符合要求,毕业设计通过指导教师鉴定合格、并答辩通过。

(二)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须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达到毕业时应具备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方能毕业。

十、附录

附录主要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审批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批表,详见附件。

 

附件: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审批表

      2.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批表

1

 


附件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审批表

专业名称

 

所属分院(部)

 

使用年级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内容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调整类别

 

调整事项

 

调整原因

 

专业带头人意见:

 

 

签字:

年月日

分院(部)意见:

 

 

签字:

年月日

教务处审核意见:

 

 

签字:

年月日

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意见:

 

 

签字:

年月日










 

附件2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批表

专业名称

广告艺术设计

专业代码

650103

专业负责人

 

使用年级

2020

培养方案

主要数据

专业方向名称

总学时

毕业最低总学分

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广告艺术设计

2796

153

63.20%

 

 

 

 

 

 

 

 

意见:

 

 

 

专业带头人(签字): 

 

年  月  日

意见:

 

 

分院书记:

分院院长:

年  月  日

意见:

 

 

教务处(签字,印章):

 

年  月  日

校级党组织意见:

 

 

书记:

校长:          

 年  月  日






 

1

 




相关链接

招生热线:0738-8610888   8610999
办公电话:0738-8656829 传真: 0738-8656829
学院地址:湖南省娄底市经济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