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建筑建模与应用》:建筑专业学生探索未来建筑领域的金钥匙
“BIM建筑建模与应用”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本门课程主要目的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性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BIM建筑建模,同学生们能够:理解BIM核心原理,包括其数字化建模的本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特点以及实时协同的优势。能够掌握先进软件技能,通过课程学习,能够熟练掌握BIM建模软件的操作技能,包括模型创建、编辑、优化等关键步骤,为未来的职业生涯积累重要的技能基础。课程提供大量实践机会,让学生们通过实际项目案例进行建模实践,从而亲身体验BIM在建筑设计、施工及运营中的实际应用。课程强调遵循BIM建模的标准和规范,培养学生们在建模过程中始终注重模型的质量和信息的准确性。课程不仅关注当前的BIM应用,还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学生们提供关于BIM技术在建筑行业未来的应用前景和趋势的宝贵信息。
本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基于团队学习法的贯穿式大案例教学法,该教学法是老师选取的大案例应覆盖对应课程的所有知识点,且能将所有知识点都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符合课程目标的、科学的知识体系;学生应根据教学任务制订团队计划,为后续学习实践提供方向与指导。专业教师在实施贯穿式大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选取了真实案例。整个案例由 BIM 理论、建筑专业建模、结构专业建模、机电专业建模、图纸深化处理、族的创建、BIM模型应用七个模块组成。学生在模型搭建实践中逐步构建基于 BIM 技术的理论知识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BIM建筑建模与应用”课程采用的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紧围绕大案例,分模块讲解 BIM 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 BIM 思维。线上课堂大多以超星平台为支撑,以专业教师上传大案例教学视频供学生课后观看为主要形式。
在整个团队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各团队成员都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注重交流与协作。这种交流既包含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也包含学习团队与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在协作完成团队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掌握BIM 理论知识,对“BIM建筑建模与应用”课程的知识脉络形成更系统、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实现聚合零散知识点的目的。
总之,《BIM建筑建模与应用》这门课程为建筑专业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和应用BIM技术的平台,基于团队学习法的贯穿式大案例教学法助力他们建构精准的建筑模型,为未来的建筑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图:佘永阳)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计应教研室成功举办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学交流提升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