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电信诈骗就在身边,我们万万不可大意。近日,张女士在家中接到一通自称是某银行客服的电话。对方准确说出了张女士的姓名、身份证号以及银行卡号后四位,称她的银行卡存在被盗刷风险,需要立即进行资金转移到“安全账户”。张女士一时慌了神,按照对方指示将自己账户内的20万元全部转了过去。转完账后,张女士越想越不对劲,联系银行核实才发现被骗。这样的电信诈骗案例每天都在发生,骗子手段层出不穷,我们必须提高警惕,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类型和防范方法。
常见电信诈骗类型及其防范策略
1.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涉嫌违法犯罪为由,要求受害者将资金转到指定“安全账户”进行核查。他们通常会通过伪造的法律文书、警官证照片等增加可信度。
2.网络兼职刷单诈骗:打着“轻松赚钱,日入百元”的旗号,先以小额返利获取受害者信任,随后诱导其进行大额刷单,最终以各种理由拒绝返款并拉黑受害者。
3.贷款诈骗:骗子声称可以提供低息、无抵押、快速放款的贷款服务。在贷款过程中,以缴纳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要求受害者转账,一旦转账,便消失无踪。
防骗要点
1.公检法不会电话办案: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办理案件,更不会要求转账到所谓“安全账户”。接到此类电话,直接挂断并拨打110核实。
2.不轻易转账:涉及钱财的转账操作一定要谨慎。无论是面对自称客服的退款要求,还是陌生人的借钱请求,务必多方核实对方身份。在网络贷款中,正规贷款机构不会在放款前收取任何费用。
3.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在网络平台或陌生链接中填写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例如,收到不明来历的短信链接,切勿点击,防止信息泄露。
防范诈骗安全措施
1.下载并注册“国家反诈”APP。
2.不在手机官网以外的浏览器、陌生链接上,其他人发的链接上下载、安装APP。
3.凡需在APP或网络链接上支付违约金、押金、手续费等的均已进入被骗通道。
4.凡属因病、因事通过网络借钱的“朋友”均属诈骗。
5.出现被诈,可拨打黄泥塘派出所的报警电话0738-8198110。
如果不幸遭遇电信诈骗,一定要保持冷静,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并尽可能提供详细的诈骗信息,如对方的电话号码、转账账号、聊天记录等,以便警方快速展开调查,追回损失。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从了解电信诈骗开始,让我们一起对电信诈骗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