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娄底潇湘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刘香彩带领“三下乡”实践团队,前往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石井镇石江村,带上我们的一份心意走访慰问了老党员彭正权同志,聆听他扎根基层的奋斗故事,传承红色初心。
今年68岁的彭正权,有着35年党龄,是石江村发展变迁的亲历者与见证者。1957年出生的他,1974年从涟源二中毕业后便投身基层,1975年起担任生产队队长,1978年兼任村团支部书记。同年,他曾尝试参加高考,因忙于队上工作无暇复习,最终以218.5分遗憾落榜,“当时要是考中职,或许就能上了”,老人谈及往事,言语中仍有对学业的些许遗憾。
        
从青春年华到两鬓斑白,彭正权的人生轨迹始终与村庄紧密相连。80年代,他在村里担任秘书会计,199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更是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1992年,他曾短暂调任乡镇化工厂主管会计,仅9个月后便应组织需要回到村里,担任村支书,这一任就是22年,直至2014年7月卸任,后继续担任普通村干部至2017年才完全退休,累计在村级岗位上奉献了三十余年。
“在村里干了一辈子,有成绩,也有遗憾。”彭正权同志坦言,担任支书期间,他带领村“两委”班子踏实干事,多项工作在乡镇考评中名列前茅,多次获乡政府嘉奖,村集体发展也曾有过辉煌时刻。但受限于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薄弱等客观因素,村庄经济发展始终面临瓶颈,这成为他心中难以释怀的牵挂。

在彭正权同志家中,实践团队成员围坐聆听这位"活历史"的讲述,当听到老人因忙于队上工作没时间复习高考时,学生们感慨:"您把升学机会让给了集体发展,这种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受触动。"交流中,彭正权同志也对年轻一代寄予厚望,鼓励同学们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慰问活动让自己深受教育,要以彭正权同志为榜样,在今后学习生活中,传承红色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刘香彩书记表示:"老支书用半生践行初心,是青年学子最好的思政课教材。"此次三下乡慰问活动,不仅为老党员送去温暖,更让红色基因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激励着他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砥砺前行,引导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一线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 上一篇:“公共安全”
- 下一篇:社区走访送关怀,学院资助政策进家门(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