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 疫情期常见的低功能应对模式及调整
日期:2020-03-09  作者: 来源:学工处  浏览量:3636

案例 | 疫情期常见的低功能应对模式及调整

原创 刘亮 CPS临床心理注册系统 

请问你找我想谈些什么呢?

 

我是我们社区工作的负责人,肺炎疫情出现后,我觉得工作压力很大,不知道该怎么办。

能具体说说你指的压力是哪些吗?

我要牵头负责这边好几个小区的疫情排摸、送诊病人的工作,还有要照顾居家隔离的疑似患者和病人,还有小区外来人员的防控,很多很多事。然后上面还经常会有领导和检查单位下来督查和问责,我觉得自己快要奔溃了。

 

小华(化名)是我在武汉一线抗疫期间接到的来访者中最常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当地实行严格的小区网格化管理、分区隔离和分级转诊制度。要完成这样一项浩大而紧迫的工程,只有医护人员是远远不够的,众多社区的工作人员也投入了其中。

 

如果说医护人员是冲在前线的战士的话,那么社会中负责协助排查、隔离人群管理、居家人群照料等工作的人,便是隐形的基层斗士。他们需要负责社区中各类事务,大到国家政策的具体执行,小到给一些老弱病残隔离者买菜送饭等日常生活事宜。

 

小华便是这众多基层斗士中的一位。

与许多其他的社区工作人员一样,她每天顶着巨大的压力,拖着超负荷运转的身体,做着同样高强度的事情。

 

小华跟我诉说着她的不易。我在感慨的同时,也对她充满了敬佩之情。处于本能的职业反应以及关心,我问她这些情况出现以后,她是如何应对的。

她说自己绝大部分时间会选择忍着,什么都不说,装作一切都好。有时候会强制自己服用安眠药睡觉。但如果压抑的时间太久,便会在某个时间点爆发,冲身边的人大发脾气,或是暴饮暴食。

 

小华的陈述,让我不禁想起家庭治疗中最常被提到的一句话:问题本身虽然是问题,但许多时候家庭(或个体)处理问题的方式本身,会成为更大的问题。

 

这句话其实是在告诉我们,面对现实应激时,个体或家庭应对的方式往往会反过来成为左右结局的关键因素。

按照策略派家庭治疗理论(Strategic Family Therapy)的观点,系统在面对应激时,常用的会导致问题的应对方式有三种:

1)回避;

2)过度放大;

3)在错误的内容层面,而未在关系层面用力。

 

这理论对个体同样适用。

第一种应对方式:

指的是个体或家庭在面对应激时,明明内在有强烈的情绪甚至身体反应,但却习惯于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仍然尝试维持一种表面和谐的假象。

这一类个体或家庭常会挂在嘴边的话是:一切都很好,没问题,一切都在控制中,我们不需要做什么。在他们看来,似乎这样的“风平浪静”能淡化一切问题。然而,被压抑的冲突终会通过其他途径表达,案例中小华不定期的爆发和暴饮暴食,便是心中那被压抑许久的情绪变相宣泄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设想,这样的方式可能会引发小华更多的自身健康问题及人际冲突。

第二种应对方式:

指的是个体或家庭用更加动荡、不安和激烈的情绪,或者更加激烈的冲突去解决当下的应激。

即用更多的焦虑去解决焦虑,用更多的争吵去解决争吵,即高情绪表达(High Emotional Expression);习惯于用过度放大的方式处理问题的家庭或个体,往往在其核心家庭情绪系统中焦虑是主导情绪。小华在处理目前的现实应激时,便是在自动地采取放大的应对方式。她在面对服务对象以及上级领导的焦虑时,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焦虑,而后,以焦虑的言行去回应对方,这样双方的焦虑和冲突便更容易对称升级。

第三种应对方式:

指个体或家庭仅仅在内容层面做改变,而未对导致和维持问题的应对模式本身做调整,这便是我们常说的“治标不治本”。

小华的应对方式也存在这一状况,当现实挑战出现后,她要么服用大量安眠药强迫自己睡觉,要么三缄其口,要么暴食,但所有的这些,只是她用来压抑自身情绪的不同方法(内容)而已。而她真正需要的情感倾诉和支持系统,却一直没有建立起来。

 

基于上述理解和假设,在给予小华充分的倾听和共情的同时,我开始与她讨论如何改变当下这些“无效”的应对模式,以及她可利用的相关资源。

 

我问她:“这一路走来,有谁是在关键时刻让你感觉能够理解和支持到自己的吗?”

 

小华说,她和一位旧同事很投缘,大家平日有什么心里话都会互相说说。这一次疫情期间,她本想也跟这位同事打电话,但怕会给别人增加负担,所以一直忍耐着。

 

我问她:“只是假设,如何你打电话给她,说你的情况,你会怎么跟她说,可能就既能帮你缓解情绪、也不会给她太多负担?”

 

小华开始沉默,她的眼神告诉我,她可能从未讨论过这种“折中”的情绪支持获得途径。因为在她过去的应对方式里,要么就是完全回避的“黑”,要么就是无节制释放的“白”。

 

接下来的谈话,我和她详细讨论了目前可以获得的情绪和工具性支持的资源,及其详细的获得方式。

 

在咨询结束时,小华说:“谢谢您,刘医生,和您的谈话帮我想到以前没想到的许多可能性,我虽然也不知道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但不那么绝望了。”

 

我们说好,她如果有需要,可以再预约咨询。


作者:刘亮  注册督导师(D-19-109)

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