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 铸就担当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侧记
日期:2025-08-15  作者:廖瑶 来源:  浏览量:1


七月流火,炽热的不只是天气,更有青春的激情。在这个炎热的暑假,我校由校团委书记万玲红、副书记易霞带队,20余名优秀学生骨干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走进湖南省涟源市湖泉镇大水村,开展了一场浸润乡土、服务乡亲、锤炼自我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躬身实践,于细微处见真情

志愿者们将尊老敬老之心化为切实行动。他们带着一颗颗赤诚之心,走访了村里的孤寡老人和退休老教师,耐心倾听老人们讲述过往岁月,感受时代的变迁与人生的厚重。交谈之余,志愿者们主动拿起扫帚抹布,帮助老人清扫庭院、整理房间,用辛勤汗水换来了窗明几净。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如涓涓细流,温暖了老人们的心田,也让学子们对责任与奉献有了更深的体悟。

服务乡村振兴,更需要脚踏实地。志愿者们头顶烈日,投身田间,在指定区域开展拔草劳作。汗水浸湿了衣衫,泥土沾满了双手,但欢声笑语始终回荡在田野上空。这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不仅让同学们切身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真谛,更让他们以最直接的方式,为改善村容村貌、助力农业生产贡献了青春力量。

七彩课堂,于启迪中播撒希望

志愿服务团队精心准备的“七彩课堂”,成了大水村孩子们暑期快乐的源泉。绘画课上,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志愿者引导孩子们用画笔和彩泥自由创作。一幅幅充满童真与想象的作品,最终在村委会拼成了一条绚丽的“梦想长卷”,引来了村民和家长的驻足称赞。普通话训练营里,通过绕口令、诗歌朗诵等趣味方式,有效帮助孩子们纠正发音,勇敢自信地站上台用普通话介绍自己、大声说出梦想。

最为火爆的是防溺水主题舞蹈课。来自幼托专业的志愿者巧妙地将“七不两会”安全准则编入朗朗上口的歌词,并配以生动形象的手势舞——挥手侧头模拟呼救,双臂划动演示仰漂。孩子们在欢快的唱跳中,牢牢掌握了生命安全知识,灿烂的笑容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志愿者们用自己的专业智慧服务乡村,在孩子们心中点燃对未来的憧憬。

寻访师魂,于坚守中感悟力量

为了开展乡村教育情况调研,志愿者们专程拜访了两位从教逾三十年的乡村退休教师——梁超益与刘合湘,聆听他们的故事,探寻教育的初心。

梁超益老师三十八载春风化雨,始终践行“把学生当作朋友”的平等理念。在她娓娓道来的故事中,一个个曾被认为“后进”的学生,在她的信任与智慧引导下,最终考入大学、改变命运。她那句写在学生作文本上的“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蕴含着唤醒灵魂的巨大教育力量。

刘合湘老师自身便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范。从坎坷求学到函授成才,他的经历本身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激励。他坚持家访,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其因材施教的方法和退休后仍奉献乡里的情怀,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学子。两位老师用半生坚守,在资源相对匮乏的环境中,诠释了“爱生如子”和“教育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他们的故事是对教育本质最生动的诠释。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一次深入基层的实践锻炼,也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潇职学子们用脚步丈量乡土中国,用真情服务乡村群众,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他们在奉献中拓宽了视野,在劳作中磨炼了意志,在倾听中收获了成长。他们的身影,已成为这个夏天大水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所展现出的责任、担当与友爱,也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澎湃的青春活力。